對于核電廠,有人因恐懼而反對,但也有人因敬畏而掌控。由于核能最初被應用于軍事領域,因此當核能從戰爭走向和平時,不免有些人心存忌憚。加之歷史上發生的幾次重大核電事故,更加深了公眾的“恐核”心里。
核電站附近居住會受到輻射影響嗎?
很多人認為核電廠的輻射會對周圍居民健康產生影響,并且核電站爆炸等同于原子彈爆炸,事實真的如此嗎?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核電發展中心副研究員鮮亮和中國核電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海洋。
居住在核電廠附近擔心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王海洋介紹說,日常我們的身體時刻都在接受著來自環境的天然輻射,包括宇宙射線、空氣、水、巖石、土壤、食品、房屋建筑等,都存在一定量的輻射,甚至人體內就含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鉀-40。
全世界平均來看,每人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大概為2.4毫希弗(“希弗”是輻射劑量單位)。此外,人們還會受到一定量的人工輻射,其中大部分來自醫療輻射。比如我們去醫院拍攝一次X光片大概會受到0.02毫希弗,每天吸一包香煙一年將會受到約1毫希弗。
總的算下來,人體每年接收的輻射劑量大概有3-4毫希弗。而在核電廠周邊生活一年僅會受到約0.01毫希弗,比正常受到的輻射劑量小得多,基本可以忽略。
我國核電廠在設計建設時,就明確要求核電廠附近公眾一年受到的輻射劑量不能超過0.25 毫希弗,根據有關部門的多年監測結果,我國核電廠周邊公眾受輻射劑量都遠低于國家標準。“而能夠一次性引起輻射損傷的劑量水平一般在500 毫希弗以上。”王海洋說,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住在核電廠周圍的人受到的輻射是在正常范圍內的。
在一些“恐核”人士看來,核電站一旦發生事故爆炸,其威力等同于原子彈爆炸。對此,鮮亮表示,核電站不可能像原子彈那樣發生爆炸。
“原子彈的爆炸和核電站的工作原理是兩個概念。原子彈的爆炸有著嚴苛的要求,必須以一套精密、復雜的系統先引爆高能烈性炸藥,再引發核爆炸。并且對于燃料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鈾235的富集度達到90%以上。而核電站鈾的富集度只有3%-4%左右。兩者富集度相差很多,不具備核爆炸的條件,不可能像原子彈那樣發生爆炸。”
對于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泄漏事故。王海洋表示,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是氫氣爆炸。目前我國研制的華龍一號、CAP1400等新一代核電技術加裝有氫氣復合器,在產生氫氣的情況下可以有效消除,降低氫氣濃度。并且,我國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后吸取經驗,對正在運行的核電站進行過多輪安全檢查并實施設備改進,其中之一就是對核電廠的消氫裝置進行改進。我們國家是不會有類似福島核事故的情況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