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核電保障性消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具體要點如下:
電力供求平衡的地區,核電機組應按發電能力滿發運行來安排年度計劃電量。
在電力過剩地區,應按照上一年當地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的一定倍數確定核電機組保障利用小時數(全國前三年核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全國前三年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倍數范圍為1.5~1.8 倍)。
保障外的發電量,則鼓勵通過電力直接交易等市場化方式促進消納。
新核電機組的調峰深度最高應達到總產能50%。
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的電力供過于求,被認為具有“清潔、穩定、高效”特點的核電,如今也面臨了消納的難題。
核電消納,通俗的解釋就是核電企業發出來的電接入電網輸送出去并使用。日前,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國內核電運行情況顯示,雖然核能發電量比 2015年同期增長了26.58%,累計上網電量也比2015年同期增長了26.02%,但上半年的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及核電設備平均利用率,分別只有3335.35小時和76.36%,與去年同期分別減少了183.8小時和4.74個百分點。
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的背景下,核電未來將面臨更大的消納難題。
不過,這已引起監管者的重視。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核電保障性消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表示,核電保障性消納應遵循“確保安全、優先上網、保障電量、平衡利益”的基本原則,按一類優先保障順序安排核電機組發電。
設備利用率降低
“核電上網消納最早出現在東三省,現在已擴展至其他省份,范圍越來越大。”紅沿河核電一位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據他介紹,一季度紅沿河核電廠1、2、3 號機組的設備平均利用率分別為44.98%、61.59%和14.53%,應電網要求對不同的機組采取不同的措施,或降功率、或換料大修、或停機備用,根本就做不到滿功率運轉,機組利用率很低。
中廣核已在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投入建設了6臺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但是自2014年以來,東北三省出現嚴重的窩電現象,核電消納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
福建省的情況更為嚴重。福清核電1號機組在商運一年半后,發電并網穩定運行,但由于消納原因,今年的平均利用小時數和發電量均呈直線下降。今年第一季度,福清核電1號機設備平均利用率只有54.79%,而福建寧德核電1號機組設備平均利用率也僅為52.77%。
核電消納問題愈加明顯。據記者了解,除了東北、福建以外,核電消納這一問題還擴展至海南、廣西等省份。海南昌江核電1號機組在春節期間應電網要求降功率運行,2月下旬至3月停機小修,設備平均利用率為57.06%。
在業界看來,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的變化同電力需求增長、電源裝機總量增長及其交易電量增長等因素密切相關。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向記者表示,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用電需求不足的現實,核電在競爭中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有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核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下降437小時,降幅達到5.6%,相當于少發125億度電,有的核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已低至5000小時。
一邊是新建核電機組大干快上,另一邊是在運機組在降功率運行,新增裝機與發電量背道而馳。今年一季度,全國30臺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470.62億千瓦時,同比上升34.22%,上網電量達到438.63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上升33.75%,但核電設備平均利用率都很低。“這都是電網要求核電機組降功率運行所致。”一位不愿具名的核電人士說。
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也承認,近幾年來,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對電力的消納確實產生了一定影響。
核電消納難題
電力過剩,窩電已成為東北發展之痛。
為加快解決電力消納問題,國家能源局7月11日對外公布了《國家能源局關于推動東北地區電力協調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從供需兩側推動解決東北地區“窩電”問題,其主要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東北地區電力供需實現基本平衡,建立適應多種電源消納的市場機制。
“東北電力過剩非常嚴重。”沈陽能源局一位工作人員說。中電聯數據顯示,2015年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6000千萬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分別為3519小時、2742小時和3822小時,急劇下滑,且均低于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3969小時。
其中,在核電方面,2015年遼寧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815小時,也遠低于全國的7350小時。不僅如此,東北已建和擬建核電項目,還包括遼寧紅沿河核電和徐大堡核電、吉林靖宇核電,個別機組也將很快投入使用。中廣核電力董事會秘書魏其巖此前曾透露,按照有關政策,東北地區不安排新增煤電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緩解東北地區核電消納問題。
如今,大力發展核電的福建省,也同樣遭遇核電消納難題。
6月履新的福建能源監管辦專員張建平上任后,相繼拜訪福建省發改委和華東能監局,重點尋求核電消納、電力外送解決之道。